写意贯通神气 须臾韵味全生
来源:未知 | 2016-05-29 16:42
写意贯通神气 须臾韵味全生
“凡画者,笔也,此乃心术,索之于未兆之前,得之于行仪之后。默契造化,与道同机,握管而潜万物,挥毫而扫千里。故笔以立其形体,墨以别其阴阳。山水悉从笔墨而成。”
——韩拙《山水纯全集》
韩拙的寥寥数字,道尽山水画的气势韵味,而令画中神髓尽显的,当属“写意”了。
“写意”不仅是指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,是中华民族的艺术观,更是中华艺术的最高美学准则。对于“写意”的理解和解读,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自古就有——惟其写意,斯称大雅的说法。宋代韩拙曾对写意有这样的概括:“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。”清惲南田在其《南田画跋》中讲:“写意画两语最微,而又最能误人,不知如何用心,方到古人不用心处。不知如何用意,乃为写意。”“写意”之内含极为精奥微妙,他是画家进入高层次的、独抒己意的、自由自在的创造。它像孔子所说的“游于艺”,庄子所说的“逍遥游”是一种无拘无束的、但又合乎规律的自我表现与展示。“写意”是一气呵成,随意发生出来的,是立意为象,以意造境。笔墨与结构益发随意,画中所流露的自然天机与狂放不羁感顿时能使人为之吸引。而笔法大多不拘于表面形式,也不是敏感的捕捉各种造型,作品中也并没有过分追求图示美,甚至没有刻意的勾皴渲染造境,笔法往往凝重沉厚,涩辣质朴。让作画这一过程成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,所到之笔处皆是有感而发,信手拈来。这样才秉承了“写意”的精髓所在——形简而意丰。石涛在其“一画论”中强调艺术形象必须经过“心”炉铸造,画家从第一笔开始到最后一笔结束,应由心主宰天地万物。山水画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,应该是一种客观的表现,是一种“以形媚道,澄怀观道”的文化内涵。圣人涵道映物,贤者澄怀味象,余复何为哉,畅神而已。
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天津新闻中心书画网编辑 :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