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讯
◇ 《书法不是艺术》---宋唯 ◇ 宋唯源山水 ◇ 宋唯源 临 石涛山水书法小

袁汝波的艺术人生

来源:未知 | 2015-11-17 16:21

丹青难写是精神。”不要说河南国画界,放眼全国画坛的写意人物创作,像袁汝波这样一意孤行去开拓现实主义绘画传统,直面当代人的精神世界,用水墨功夫去提炼并夸张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的画家,刻下实属凤毛麟角而难能可贵。

汝波画的不是高士美人,也不是所谓“礼失存于野"的边疆人物,他主创的人物题材大体是两类,一是中原的农村农民,二是学校的学生,都是和自己的生活教学经 历密切关联十分熟悉的。不是说古人和少数民族人物不可描绘,其实,由黄胄在共和国初期开创并概括的边疆风情人物画,适应了国画革新和民族团结的双重政治需 要,繁荣了国画创作推动创新且延续至今。然而,由昔日天才探索的崎岖小路如今多头学步而泛滥,有人承袭着貌似圆熟的笔墨程式,将现代人物或与山水、花鸟交 相组合,细细品来,甜俗的式样掩不住生命形态的苍白呆板,实际上在演绎着。另类的古画翻新:袁汝波则完全不同,他那类之于水墨雕塑的粗犷多变的人物造型, 虽然描绘的不过是“我的父亲母亲”或“我的兄弟姐妹,既家常又亲近,但大刀阔斧、酣畅淋漓地表现和抒发了农民与学生精神风貌的现在时。

古人论画,有“画鬼魅容易画马难”之说,将其引申至今日画坛.则是画古人容易画今人难。袁氏笔下的水墨人物,近接正统学院派人物画家蒋兆和的以线条与皴擦 相结合的现实主义表现形式的衣钵,兼取黄胄的速写技法,他对正宗水墨精神诚实而中庸的把握,不甘于技术上的制作与重复;不在笔墨情趣上取巧和媚俗,矢志追 求的是国画艺术本质上的翻新。

读袁汝波的作品,分明和国画鉴赏中历来尊崇气息高古的论调不同,但的确在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揭示并表现出了美与好看。这使我联想到现代美术史上一次并不 广为人知的关于人物画创作的争论。不少读书人至今对丰子恺笔下的墨笔人物赞赏不绝,但周作人对之批评不依不饶,“丰君的画,我向来不甚赞成,形似竹久梦二 者,但浮滑肤浅,不懂‘滑稽’趣味……”(周作人1963年4月4日致鲍耀明的信)知堂此说滑稽实指幽默,平实而论,丰氏笔下的儿童画确切表现了其天真, 但更多描绘现实“社会相”的人物表情,不外是古式的喜怒哀乐。而作为创新艺术的国画,不能仅仅是经典的承袭与翻新,物象的描摹和重视,重要的是离不开主观 的夸张。徐悲鸿评叶浅予人物画的优点,“漫画家之观点在捕捉物象之特殊性格,从而夸张之,其目的在予人以更深之刺激……”
  八大山人夸张鸟和鱼的眼睛,叶浅予和袁汝波着力于人物动态的夸张,给视觉造成的冲击并因此而导致诗意的联想,或许作如是观,才能参出周作人批评丰氏画的深意来。
  前人论画还有“甜俗”和“苦涩"之别:袁汝波表现现实生活的水墨人物画,分明不是明清小品或“雅舍谈趣”一类闲适的“美文”。但他的水墨人物画却可以 引导并提升阅读和欣赏的口味’;继而又可提高品位。如何理解“笔墨当随时代”这句口头禅?国画的蜕变与新生,在现代水墨的漫漶与延续中,袁汝波或许是一个 绕不过去的存在。

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天津新闻中心书画网编辑 :admin